去哪游訊:1月29日,根據《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管理辦法》(文化和旅游部令第1號),文旅部組織開展了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成果驗收工作。經材料審核、實地暗訪、專家評審和社會公示等程序,現將通過驗收的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正式公布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名單如下:

1、黔東南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區 2、客家文化(梅州)生態保護區 3、大理文化生態保護區 4、陜北文化生態保護區(陜西省榆林市) 5、晉中文化生態保護區(山西省晉中市)
截止到2023年1月28日,全國已獲批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12家,另有14家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未轉正。 2019年12月26日公布的7家文化生態保護區:福建泉州市、漳州市和廈門市的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安徽黃山市、宣城市績溪縣和江西婺源縣的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區;青海黃南藏族自治州的熱貢文化生態保護區;四川阿壩茂縣、汶川縣、理縣、綿陽市北川縣、松潘縣、黑水縣、平武縣的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湖南湘西的武陵山區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區;浙江象山縣的海洋漁文化(象山)生態保護區;山東濰坊市的齊魯文化生態保護區。

大理白族霸王槍
截止到2020年6月批準的14個生態保護實驗區: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晉中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迪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陜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銅鼓文化(河池)生態保護實驗區、客家文化(贛南)生態保護實驗區、格薩爾文化(果洛)生態保護實驗區、武陵山區(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武陵山區(渝東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客家文化(閩西)生態保護實驗區、說唱文化(寶豐)生態保護實驗、藏族文化(玉樹)生態保護實驗區、河洛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景德鎮陶瓷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