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游訊:國家旅游局宣布,“十三五”時期,全國將通過發展旅游帶動17%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我國目前還有7000多萬貧困人口,預計2015年到2020年,全國因旅游業發展而實現脫貧的受益者可達到1200萬左右。多年來的實踐證明,發展鄉村旅游是一條讓農民擺脫貧困、走向富裕的好路子:
山清水秀風景好,只見大哥不見嫂。”由于地處偏遠,多年來河南新安縣龍潭溝村一直是個貧困村,一些年輕人甚至面臨找對象的難題。自打進行旅游開發、精準扶貧以后,80%以上的村民家里有了小轎車,昔日的“光棍村”轉身成了遠近聞名的“小車村”。
據了解,龍潭溝是新安縣最偏僻的一個村,全村160戶,550多口人。由于地處深山,交通不便,多年來僅靠一條羊腸小道進出,村民建房只能就地取材。尤其令人頭疼的是,村里年輕人找對象也成了“老大難”。
2004年3月,河南省地質調查院有關專家到新安考察,發現了龍潭峽特殊的地質構造。經過論證,專家認為龍潭溝村所在的U形大峽谷為世界罕見,諸多景觀由12億萬年前的海底抬升、山崩地裂、激流沖蝕生成,個中蘊含的信息堪稱“古海洋天然博物館”。
在此背景下,當地因地制宜實施旅游富民戰略,龍潭溝大峽谷先后被評為國家地質公園和世界地質公園。
“隨著龍潭溝成了全省重要旅游基地,俺村里基本上沒有了閑人。”村支書李長虎告訴記者,80%以上的村民都在從事餐飲、住宿等旅游相關產業,人均年收入達1萬元以上,多數農戶家里都買了小轎車。脫貧致富的龍潭溝,帶動周邊的村民從事旅游。
新安縣旅游局局長王志明表示,經過努力,新安于幾年前甩掉了“貧困縣”的帽子,但目前仍有3.3萬貧困人口。為了拿下全縣扶貧最難啃的“硬骨頭”,縣委縣政府決定依托自身資源,實施旅游富民戰略。從“光棍村”到“小車村”,龍潭溝的變化就是最好的縮影。
“截至2014年底,全縣旅游首次突破720萬人次大關,旅游綜合收入首次突破16億元,精準扶貧效果明顯。”王志明說。
有關數據顯示,目前河南省共有貧困人口700萬人左右,約占全國貧困人口總數的十分之一,多數集中在“三山一灘”(大別山區、伏牛山區、太行山區和黃河灘區)地區。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間節點日漸迫近之際,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精準扶貧方式,正成為全省扶貧開發的有力抓手。
文章來源:國家旅游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