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由著名詩賦家、屈原后裔屈金星,旅游文化學者劉銅瑞發起策劃,著名詩人洪燭、北塔以及陜西詩人共同參加的“新絲路•新詩路”長安場畔詩會在西安舉辦。這標志著”新絲路,新詩路"陸上詩歌文化之旅啟程。這是繼10月13日至18日新絲路新詩路海上詩歌文化之旅自天津首航,途徑韓國,返航天津之后,在陸上絲綢之路起點西安啟程。

詩會上著名詩人洪燭朗誦了獲徐志摩詩歌獎的詩集《我的西域》的代表作《阿依達》。本詩寫于絲綢之路采風途中,表現了西北少數民族風情。著名詩人北塔朗誦了詩歌《從一根絲開始》。屈金星朗誦了詩體賦《絲路賦》。本次文化之旅欲進一步打造嶄新的“絲路與詩路”文化,通過“新絲路•新詩路”詩歌文化之旅,向途經地區進一步宣傳和輻射中國的詩歌文化。 中國文聯出版社文學編輯室主任、著名詩人洪燭認為,“新絲路•新詩路”詩歌文化之旅對于傳承中國優秀的詩歌傳統、弘揚核心價值觀、增強國際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 世界詩人大會中國辦事處主任,著名詩人北塔說,詩歌與絲路之關系豐厚復雜,可做專門的學術研究,更要對歷史資源進行現代化轉換和呈現,更關鍵的是當代詩人要用自己的頭腦,眼睛和雙腳去為范圍更廣的新絲路增添新的文化內涵和詩歌文本,為中外文化雙向互流做出新的貢獻!

作為“新絲路•新詩路”詩歌文化之旅的發起人策劃人,屈金星認為,東西一萬里,上下五千年。古有絲綢之路連接亞非歐,今有“新絲路•新詩路”詩歌文化之旅貫穿東西。“一帶一路”猶如一雙臂膀擁抱了古今中外,擁抱了東西文明,擁抱了現代未來。“一帶一路”曾經并將繼續推動人類文明的發展。我們策劃此次活動的目的是以詩歌助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以詩歌輻射中國文化。他表示,繼在天津啟動海上絲綢之路首航、西安舉行陸上絲綢之路首站儀式后,我們還計劃分期分批重走絲綢之路。 大關天環線旅游聯盟常務副會長、旅游文化學者劉銅瑞表示,絲綢之路作為溝通東西方文明的重要通道,長久以來享譽海內外,是商貿、文化、旅游等方面的“黃金線路”,歷史文化價值不可估量。他認為,旅游與詩歌如孿生姊妹,絲綢之路也是詩歌之路,李白、杜甫、蘇東坡等沿絲綢之路行吟,唐詩宋詞有許多相關名篇。我們希望以詩歌推動旅游和中外文化交流。古都西安作為絲路起點,我們在此發起踐行“新絲路•新詩路”陸上詩歌文化之旅,其目的即是把最具有文化旅游特色的東西展示出來,借此宣傳推廣陜西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高陵縣國瑞生態觀光產業園有限公司董事長閆國新表示,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中華民族是一個以農耕文明著稱的民族。高陵場畔農耕文化觀光產業園旨在打造一個集挖掘、整理、搶救、保護、展示、傳承為一體的中華民族農耕文化體驗基地。 10月13日, “新絲路• 新詩路”海上詩歌文化之旅在天津完美收官,這是中國詩人開啟的首次海上絲綢之路詩歌之旅。10月8日,詩人乘意大利“歌詩達”郵輪從天津起航,一路東進, 乘風破浪,越過太平洋,抵達韓國濟州等地,歷時五天返航。詩人們以采風,朗誦,座談等形式將中國的詩歌文化在東北亞文化圈廣為宣傳,引起了較大的反響與關注。 據悉,本次詩歌之旅由世界詩人大會中國辦事處,世界漢詩協會,中華文化財富聯盟,大關天環線旅游聯盟聯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