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地處河南西部,是馳名中外的歷史文化古都和旅游城市,也是“烹飪鼻祖”伊尹誕生的地方,飲食文化源遠流長。 提到洛陽飲食文化,就不能不說到水席。洛陽水席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迄今保留下來的歷史最久遠的名宴之一,也是河南洛陽一帶特有的漢族傳統名宴,它與龍門石窟、洛陽牡丹并稱“洛陽三絕”。洛陽水席有兩個含義:一是全部熱菜皆有湯,湯湯水水;二是水席吃完一道再上一道,像流水一樣源源不斷。

水席作為洛陽的一個地域標簽,在傳承過程中凝聚了洛陽民間廚師聰明和智慧。師傅們在長期的烹飪和實踐中,根據洛陽的地域、氣候特點及洛陽人的飲食生活習慣,結合過去人們生活不富裕的實際,在水席用料上注意選取蘿卜、白菜、粉條、紅薯等家常物品。原料雖然不值錢,但為了味道好吃,師傅們就特別在用湯和配頭上下功夫。比如牡丹燕菜是水席的頭菜,也是最具特點的一道菜,在熬制湯時做到鮮香酸辣,十分入味;其配菜選用了雞絲、海米、紫菜、香菜等十幾種,使人吃一次忘不掉。其他諸如連湯肉片、洛陽海參、松芋、滑肉、焦炸丸、條子肉、蜜汁紅薯等水席名菜,其烹飪技藝都各具特點,與其他菜系不同。

洛陽水席分民間水席和官府水席兩種。民間水席屬于比較傳統的水席,而官府水席則是在傳統水席的基礎上加以改良,不僅保留了水席湯湯水水、酸辣適口的特色,而且融合了粵菜、魯菜等菜系的一些精品菜肴,使其口感更加多樣化,檔次更加高大上。洛陽市區中官府水席的代表酒店當推水席園和真不同。 洛陽水席園成立于1983年,其創始人宋振志先生是洛陽水席的頂級名師,被稱為洛陽水席的“活化石級的傳承人和見證人”,他曾親手為胡耀邦、李鵬、姜春云、劉華清、袁寶華、張愛萍、楊成武、張思卿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操勺烹制過洛陽水席。前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思卿先生在品嘗了宋振志烹制的水席后欣然揮毫題道:“洛陽水席好,奇在湯中味。”由宋老先生親手創辦的洛陽天津路水席園始終以味道正宗、環境高雅、服務一流而受到洛陽市民和中外游客的交口稱贊。

為了把水席園文化發揚光大,洛陽餐旅集團與洛陽水席園飲食公司強強聯手,共同出資,于2015年2月4日在洛陽市區最繁華的王城大道和九都路交匯處打造出一座裝飾典雅、氣勢恢弘的大型酒店——洛陽水席園旗艦店。酒店扼守洛陽第一黃金交匯口,營業面積5000余平方米,是洛陽市唯一一家以水席為主,兼營粵、湘名菜及私房菜的大型特色餐飲企業。 洛陽水席園旗艦店的創立,可以說是開創了洛陽水席發展的新紀元。 水席園旗艦店由一個可同時接待近400人就餐的大型宴會廳、一個可接納100人就餐的小型宴會廳和31個風格各異的雅間組成,它既保留了水席園水席用湯講究、配頭精致的精髓,同時在突出水席園風味特色的同時,還推出粵、湘、川及私房菜等深受大眾喜愛的各色菜品,以及全聚德烤鴨、紅子雞、黃河大鯉魚等洛陽餐旅集團的幾十道貫標菜,真正做到走進一店,吃遍天下。 在裝潢設計上,水席園旗艦店為滿足新人對個性化婚典的要求,將舞臺燈、音視頻、裸眼3D技術相結合,體現一種神秘絢麗的效果。背景墻除LED屏外,新增自動門,將新奇的實景與夢幻的虛景結合,代表了國內餐飲業的頂尖科技水平。

水席園旗艦店處處寫滿了文化符號。大門樓上,由中國美協副主席、素有鬼才之稱的著名國畫大師黃永玉先生親筆題寫的匾額熠熠生輝;走進一樓大堂,一串串造型奇異的燈飾映照著弧形迎壁上的巨幅山水國畫,一下子將人們帶入了一個精美雅致的空間;從民間收集來的大大小小幾十個酒缸布于樓層各個角落,向人們詮釋者酒文化的歷史淵源;黃永玉、何水法等書畫大家的珍貴字畫點綴著雅間和走道,更是增添了作為一家文化酒店的藝術品位;三樓宴會大廳里,氣勢磅礴的《洛陽攬勝圖》壁畫長度達到多少米,將千年古都的歷史文化盡攬其中;每到中午和晚上,“女皇武則天”都會率領宮女宦官親臨宴會大廳,演藝盛唐宮廷樂舞,引導人們在大唐與今世間穿越流連。可以說,走進水席園,猶如走進了一座博大精深的文化宮殿。 洛陽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和全國優秀旅游城市,每年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來游玩。在旅游七大要素中,“吃”被放在第一位。廣大游客來到洛陽后,期待能夠找到一個既能品嘗到充滿洛陽風味特色的菜肴、又可享受到一流服務和高雅環境的酒店,洛陽水席園旗艦店于是應運而生。我們相信,在洛陽打造國際文化旅游城市的偉大進程中,洛陽水席園旗艦店一定大有可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