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峽谷——The Grand Canyon

美國大峽谷是一個舉世聞名的自然奇觀,位于西部亞利桑那州西北部的凱巴布高原上,總面積2724.7平方公里。由于科羅拉多河穿流其中,故又名科羅拉多大峽谷,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受保護的天然遺產之一。
澳大利亞的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

世界上有一個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它就是有名的大堡礁。它縱貫蜿蜒于澳洲的東海岸,全長2011公里,最寬處161公里。南端最遠離海岸241公里,北端離海岸僅16公里。在落潮時,部分的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島。
好望角——Cape Town

到南非游覽,千萬不可錯過到非洲尖端好望角參觀的機會。好望角距離開普敦約六十公里,是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交匯處。其實,好望角是一個突出的小山岬,過去曾被稱為暴風角,因為這里的天氣惡劣,昔日不少航船都在此處遇險。但在印度洋航線通航后,聞說當時的葡萄牙王便把她改名為好望角,因為登上角點,可以眺望到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壯大景色。
拉斯維加斯——Las Vegas

拉斯維加斯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人工化城市。當沿著15號高速公路逐漸接近市區時,任何人的目光都會被那閃耀的霓虹燈及極有特色的豪華觀光旅館所吸引,甚至于在完全脫離日常生活的幻境中迷失自我。這里是全世界的娛樂中心,所有城市的設計都是為了盡情的享樂。
悉尼——Sydney

作為2000年奧運會的主辦城市,悉尼市的最重要的特征可能就是悉尼港--世界上最著名的海港之一了。悉尼港上美麗的悉尼歌劇院和海港大橋更增加了它的知名度。 悉尼歌劇院和海港大橋是澳大利亞的象征。悉尼歌劇院是公認的20世紀世界七大奇跡之一,是悉尼最容易被認出的建筑,它白色的外表,建在海港上的貝殼般的雕塑體,象飄浮在空中的散開的花瓣,多年來一直令人們嘆為觀止。
印度泰姬陵——Taj Mahal

坐落于印度古都阿格的泰姬陵,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到印度旅游的人士,大都是慕它的盛名而來。這座世界七大建筑奇跡背后其實有一段哀怨纏綿的歷史,了解它的歷史的背景,確能增加觀賞泰姬陵的趣味。 17世紀莫臥兒帝國皇帝沙杰漢為紀念其愛妃慕塔芝瑪,動用了數萬名工人,以寶石鑲飾修建陵寢,圖案之細致令人叫絕。泰姬陵最引人矚目的是用純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體建筑,皇陵上下左右工整對稱,中央圓頂高六十二米,令人嘆為觀止。
澳州艾爾斯巖-Uluru

在澳大利亞中部一望無垠的荒原地帶,大自然鬼斧神工劈鑿出好幾處奇絕景物,其中最負盛名者當推艾爾斯巖。 艾爾斯巖高348米,長3000米,基圍周長約8.5公里,東高寬而西低狹,是世界上最大的獨塊石頭。它氣勢雄峻,猶如一座超越時空的自然紀念碑,突兀于茫茫荒原之上,在耀眼的陽光下散發出迷人的光輝。1873年一位名叫威廉*克里斯蒂*高斯的測量員橫跨這片荒漠,當他又饑又渴之際發現眼前這塊與天等高的石山,還以為是一種幻覺,難以置信。
秘魯印加遺址-Machu Picchu - Peru

20世紀初,人們傳說在秘魯安第斯山脈的崇山峻嶺中有一座神秘的古城。西班牙人在長達300年的殖民統治期間對它一無所知,秘魯獨立后100年間也無人涉足。400多年的時光,只有翱翔的山鷹一睹古城的雄姿—— 它,就是今天的馬丘比丘印加遺址。
尼亞加拉瀑布——Niagara Falls

舉世聞名的尼亞加拉瀑布位于加拿大和美國交界的尼亞加拉河上。它號稱世界七大奇景之一,以其宏偉的氣勢、豐沛而浩瀚的水汽,震撼了所有前來觀賞的游人。 尼亞加拉河是連接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的一條水道,僅長56公里,卻從海拔174米直降至海拔75米,河道上橫亙著一道石灰巖斷崖,水量豐富的尼亞加拉河經此,驟然陡落,水勢澎湃,聲震如雷。
埃及金字塔——The Pyramids - Egypt

據拜占庭菲羅所分類的七大奇觀中,只有埃及金字塔巍然獨存,目前埃及約有八十多座金字塔,始建于公元前2686年至公元前2181年。重點位于『基沙』『薩卡拉』及『孟斐斯』。它能被列為七大奇觀之首,是因為在沒有先進的科技協助下,單靠一些原始工具及人力,竟可建成如此宏偉的建筑。甚至現今最先進科技也未能做到,那古代埃及人到底是怎樣建造?另外,金字塔的神秘至今仍是一個謎。無怪不少人認為金字塔是古代外非埃及人所建,而是外星文明所建的遺跡。
威尼斯——Venice

水是威尼斯城靈魂,蜿蜒的河道、流動的清波,水光斂艷,賦于水城不朽和靈秀之氣,晨光暮色中,城光水色相得益彰,更加莊嚴肅穆,詩情畫意。懂得欣賞威尼斯水城之美的人,應是在月夜里,招手叫一支“貢多拉” ,沿著運河曲折的水道,讓自己迷失在迷蒙夜色中,領略這水上古城永恒魅力……
中國的長城——Great Wall of China

中國古代偉大的工程之一。始建于春秋戰國(西元前770~476),今存者為明代所修建。西起嘉峪關,東到丹東鴨綠江畔的虎山口,橫亙甘肅、寧夏、陜西、山西、蒙古、河北、遼寧等地。沿線險要或交通要沖都設有關口,如山海關、居庸關、娘子關等。簡稱為長城。 長城是有史以來唯一在太空中可看到的三度空間建筑物。以現代科技來修筑都不容易,而我國竟能建筑于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實在難得。長城的建材系就地取材,各地頗不相同。漢代以泥和蘆葦修筑長城。長城體積也各不相同,以居庸關一帶來說,高約8.5公尺,下部寬8.5公尺,上部寬約5公尺。每隔70~100公尺有一堡寨(相當于城樓),高約12.3公尺,多數堡寨是一重的,要害之地則置兩、三重。
津巴布維的維多利亞瀑布——Victoria Falls - Zimbabwe

世界著名大瀑布。位于津巴布韋西北部與贊比亞交界處的贊比西河中段。贊比西河全長2700公里,是非洲大陸向東流入印度洋的最大河流。據地理學家推斷,該瀑布約形成于1.5億年前。1885年,英國傳教士戴維·利文斯敦在探險時發現并以當時英國女王名字命名之。現瀑布附近有一利文斯敦銅像。津當地人稱瀑布為“曼吉昂東尼亞”,意為“聲若雷鳴的雨霧”。 瀑布總寬1688米,是美國和加拿大間尼亞加拉瀑布的一倍半,最大落差108米,是尼亞加拉瀑布的兩倍。瀑布氣勢磅礴,平均秒流量1400立方米,雨季秒流量可達5000立方米。瀑布轟鳴聲及高達500多米的水霧在數十公里內可聞、可見。
巴黎——Paris

花都巴黎,人們如是稱呼它。從羅馬人建設至今,已兩千多年歷史,后來又經第二帝國時代現代化洗禮,經年累月蘊積的歷史文化、市容建設、市民素質,以現代眼光看巴黎,它是時尚流行、文明、藝術、知識殿堂的代名詞,使巴黎「花都」之名當之無愧。 傲視歐陸,巴黎是其中最大的城市,塞納河水由東向西穿過,將整個巴黎一分為二。歷史中王權勢力演變,右岸挾帶金錢、權力,形成巴黎金融、貿易、消費中心,紙醉金迷的時代,集繁華、糜爛、成熟和優雅于一身。
羅馬——Rome

羅馬在任何時代對異鄉客來說都是一座充滿感官刺激的城市。經過2500年的歷史舞臺留下的各種各樣的遺跡,足以讓旅游者大飽眼福。 從古代的伊達拉里亞時代到羅馬帝國時代,殘酷迫害基督教徒傳道的時代,再到作為基督教中心的黃金時期,而后從意大利統一到墨索里尼的上臺,經歷了各種歷史變遷的羅馬人養成了獨特的氣質。而從意大利各地匯集到羅馬來追求夢想的各種各樣的人也很耐人尋味。能包容這些性格各異的人,正說明這座永恒的都市的自信吧。畢竟羅馬從古代羅馬帝國時代起就作為首都繁榮至今。
迪拜的Burj Al-Arab酒店

迪拜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第二大城市,是一個極度奢侈的國家,這里種植每一棵樹的代價都要在3000美元以上。20世紀50年代,它還是阿拉伯灣一個樸素的海濱小鎮,到了90年代以后,迪拜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像其它中東城市一樣,迪拜因石油而富庶。在迪拜王儲的提議之下,知名企業家Al-Maktoum 投資興建了美侖美奐的Burj Al-Arab酒店。 酒店的豪華程度令人嘆為觀止,評論家們都不知道該給它定為幾星:是五星,六星,還是七星?酒店建在海濱的一個人工島上,是一個帆船形的塔狀建筑,一共有56層,321米高,由英國設計師W.S.Atkins設計。總統套房在第25層,家具是鍍金的,設有一個電影院,兩間臥室,兩間起居室,一個餐廳,出入有專用電梯。
新加坡-Singapore

新加坡是亞洲東南部的一個熱帶島國,宜人氣候、優美舒適的自然環境和高覆蓋率的綠色面積,給新加坡帶來“花園式城市”的美稱。除此之外,新加坡的治安之佳享譽全球,任何時候,游客都可以安全地在街上隨意游逛。安全、干凈、翠綠的新加坡每年都吸引著700萬人次以上的游客,到此享受多元化的旅游情趣。
夏威夷——Hawaii

夏威夷群島地處太平洋中心,由火山爆發形成,總面積10923平方英里,其中海域面積為4508平方英里,陸地面積6423平方英里。由于遠離歐亞大陸,距最近的北美也要飛行5個小時才能到達,本身也沒有現代工業的發展,故其陽光、空氣和水很少受到污染,加上一年四季的平均氣溫最高不超過攝氏33度,最底不下19度,其地理和生態平衡算得上是人間天堂,所以世界各地的游客絡繹不絕地前往。
摩天之城——紐約

紐約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美國最大的金融、商業、貿易和文化中心。位于美國東北部哈得孫河注入大西洋的河口處。市區面積945平方公里,其中水面168平方公里。由曼哈頓、布朗克斯、布魯克林、昆斯和里士滿5個區組成。此外,還包括自由島、埃利斯島、加弗納斯島、羅斯福島等小島。大紐約市除上述5個區外,還包括紐約州、新澤西州和康涅狄格州的26個縣,面積32400余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都市區之一。 紐約是美國和世界的金融和證券交易中心。位于曼哈頓島南部的華爾街聳立著許多摩天大樓,集中有幾十家大銀行、保險公司和證券交易所,以及成百家大工業公司和運輸公司的總經理處。
金廟——Golden Temple

金廟位于印度邊境城市阿姆利則。作為錫克教的圣地,阿姆利則意為“花蜜池塘”。當年只是印度教改革派分支的錫克教,經過幾代教徒的不懈努力,最終于16世紀發展成完全獨立的宗教,為此,當年錫克教第4代祖師羅姆·達斯曾修建了一座水池,名為“花蜜池塘”,阿姆利則由此得名。而金廟則由錫克教第5代祖師阿爾瓊1589年主持建造,1601年完工,迄今已有400年歷史。因該廟門及大小19個圓形寺頂均貼滿金箔,在陽光照耀下,分外璀璨奪目,一直以來被錫克人尊稱為“上帝之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