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絲鴨蛋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漢族名菜,屬于豫菜系。此菜曾經被列為貢品。河南省鶴壁市淇河沿岸王灘、許溝、朱家一帶所產的一種鴨蛋,為淇河三珍之一。此特定水域所生產的鴨蛋非同一般,煮熟后,蛋黃呈黃紅色,呈現一圈圈不同的色環,由外及里繞著中心,故稱“纏絲鴨蛋”,有“金絲伴銀線,精品纏絲蛋”之美譽。 絲鴨蛋外表和普通鴨蛋相同,但蛋黃獨特,煮熟后切開(最好用細線拉開,因用刀切刀口會將紅黃的色環抿合)。一層薄膜裹著桔紅色圓形流體,煮熟后有不同色環,一層發紅,一層發黃,紅黃相間直至核心,蛋清可以一層一層剝離,纏絲蛋由此得名。如果纏絲蛋制成“松花蛋”,豎著切開,擺放盤中,猶如初綻的蓮花,用鹽制成的纏絲蛋,煮吃如肉,味香綿長,鮮美可口,余味引人,并且在此段喂的鴨子所產的纏絲、雙黃蛋比例較多。

纏絲鴨蛋的纏絲現象與當地河流中水質、水草及河泥的化學成份具有一定的依附關系。由于河流水質水草和河泥中鋰、錳、鑭、鋅、欽、鍶、鉻、釔、鋱、鏑、鐠、鈥等元素含量也較高,因此纏絲蛋中這幾種 元素含量較蛋黃中高,纏絲蛋蛋紅中鍶、鋰、鑭、鋯、鏑、鈥等7種元素含量也較高。化驗結果表明,纏絲蛋營養豐富,與普通鴨蛋相比,蛋白含量高1.65%。脂肪含量低1.38%,鈣高4.6倍,磷低0.086%。這種高蛋白、低脂肪、高鈣低磷,正符合人體的營養要求,對高血壓、動脈硬化、心血管病、佝僂病、軟骨病、孕婦缺鈣癥、產婦催乳等患者是不可多得的理想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