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鄉大蒜具有蒜頭個大、汁鮮味濃、辣味純正、香脆可口,不散瓣、抗霉變、抗腐爛、耐貯藏等明顯優點;金鄉大蒜營養價值極高,據科研部門測定,金鄉大蒜含人體所需的蛋白質、尼克酸、脂肪、鎂、磷、鐵、鉀等營養元素20多種,被專家稱為最好的天然抗生素食品和保健食品,其藥用價值已引起國家有關科研部門的關注。金鄉大蒜不僅能生食,而且還能加工成蒜茸、蒜片、蒜粉、蒜油、蒜素等產品,廣泛應用于食品、飲料、日用化工、化妝品、保健醫藥等領域。

金鄉大蒜有2000多年的種植歷史,早在東漢初年,就有種植大蒜的記載。經過長期的培育發展,加上本地獨特的水土氣候條件和中國農業科學院、山東農科院、山東農業大學等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大蒜研究專家、學者的聯合攻關,使金鄉白皮大蒜的品級大大提高,形成了金鄉大蒜這個享譽國內外的特色產品。 大蒜傳說 相傳,金鄉大蒜還為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稱帝立下了汗馬功勞呢。 東漢建武元年(公元25年),劉秀率軍西征,路經爰戚(現為金鄉縣),適逢疫病流行,許多兵士高燒、頭暈、嘔吐、昏迷,司隸校尉魯恭病亡,葬于山南。軍隊人心惶惶,戰斗力大減,劉秀只得駐兵治療。隨軍醫生束手無策,聽任疫情在軍中迅速蔓延。劉秀愁腸百結,坐臥不安,仰天長嘆:“天滅我也!”正置危難之際,忽聞一鶴發童顏老者來獻醫方。真是喜從天降,劉秀急忙召見。禮讓畢,急不可待地說:“請仙翁賜方!”老者笑而答道:“將軍不聞本地百姓多種大蒜嗎?可高價收取,把它搗碎,取其液,命士兵用以滴鼻,可防此病蔓延;同時將大蒜分與士兵就食,不幾日即可痊愈。”劉秀立即遵囑辦理,果然病除。再循老者,不知去向。劉秀對天長揖:“天助我也!”遂發兵攻取洛陽,稱光武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