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口文蛤,山東省東營市特產,產于著名的黃河三角洲,味道鮮美,質量上乘,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強,被稱為“天下第一鮮”,是東營市河口區出口創匯的主要品種。2008年,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將其列入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予以保護。 品質特征 黃河口文蛤為蛤中上品,肉味清鮮,營養豐富,俗稱“天下第一鮮”,深受消費者喜愛。據分析,黃河口文蛤可食部分各營養成分含量為:水分83.6%、蛋白質10.8%、脂肪2.19%;每百克肉含鈣88.18毫克、磷180毫克、鐵26.79毫克、鋅1.6毫克;氨基酸含量(鮮物質)為10.2%,其中丙氨酸、谷氨酸、亮氨酸、精氨酸、賴氨酸含量較高;脂肪酸含量豐富,其中棕櫚酸占33.6%、油酸11.56%、亞麻酸6.22%、二十四烷酸8.94%、棕櫚油酸7.27%。 黃河口文蛤對多種疾病有食療價值。據有關醫藥書籍記載,文蛤有清熱利濕、化痰、散結的功效,對肝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哮喘、慢性氣管炎、甲狀腺腫大、淋巴結核、中耳炎、胃痛等疾病也有很好療效。貝殼炙后研末用於治療燒燙傷更是獨具奇效。

生物特性 黃河口文蛤屬軟體動物門,瓣鰓綱,異齒亞綱,簾蛤科,文蛤屬,為黃河三角洲沿海海域特有水產品種,生長于受淡水影響的內灣及河口近海的特殊環境中。黃河三角洲自然環境優良,灘涂廣闊,餌料生物豐富,海水無污染,出產的黃河口文蛤外型帶有明顯的地域特征,貝殼表面光滑,被有一層黃褐色光滑似漆的殼皮,輪脈清晰,花紋艷麗,由殼頂開始有鋸齒狀的褐色帶,無放射肋,規格整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