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5-9-30 10:34:39 2015-9-30 10:34:39 分享到:
|
連城白鴨是我國優良的地方鴨種,原稱白鶩鴨,黑嘴鴨。被評為“唯一藥用鴨”,“鴨中國粹”。據《連城縣志》記載,在連城已繁衍棲息百年以上,具有獨特的“白羽、烏嘴、黑腳”的外貌特征。生產性能,遺傳性能穩定,是我國稀有的種質資源。清朝道光年間即為貢品,2000年列入國家級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名錄;被評為“福建省名牌農產品”“無公害產品稱號“和“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2002年連城白騖鴨被省消費者委員會評為“綠色消費推薦產品”。2013年評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形體特征 連城白鴨體型狹長,頭小,頸細長,前胸淺,腹部不下垂,行動靈活,覓食力強,富于神經質,全身羽毛潔白緊密,公鴨有性羽2~4根。喙黑色。脛、蹼灰黑色或黑紅色。因其全身白羽和黑色的腳丫及頭部對比鮮明,故當地又稱其為“黑丫頭”。 食用功效 連城白鴨不僅肉質鮮嫩,湯味尤其清醇,煨煮時除鹽外不用添加任何作料,無腥味,不油膩,且富含人體必需的17種氨基酸和10種微量元素,其中谷氨酸含量高達28.71%,鐵鋅含量比普通鴨高1.5倍,膽固醇含量特別低;連城白鴨的最獨特處是它的藥用價值,無論食肉還是喝湯,都可達到清熱解毒、滋陰補腎、祛痰開竅、寧心安神、開胃健脾的功效,當地民間一直沿用白鴨純湯治療小兒麻疹、肝炎、無名低熱高燒和痢疾等病癥。飼養時間越長,藥效越好,長期食用,強身健體,祛病益壽,無論春夏秋冬,都是食補食療的首選食品。正是由于連城白鴨集膳食與藥理功能為一身的優秀品質非常符合現代人的消費需求,20世紀70年代,被列入《中國家禽品種志》,2000年農業部130號公告,連城白鴨被列入國家級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名錄,被稱為“全國唯一的藥用鴨”。 連城當地有首童謠:“黑丫頭,水中游;唯一藥用拔頭籌;皇帝吃了不發愁”。
|
|
|
|